1. <table id="1kaxv"></table>
      <p id="1kaxv"></p>

      <track id="1kaxv"><strike id="1kaxv"></strike></track>
      <td id="1kaxv"></td>
        1. 您好,請登錄 免費注冊 OA登錄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延長產業鏈,深挖肉牛產業價值鏈
          時間: 2022-4-6

          導語:當前肉牛養殖行業是我國畜牧業發展的熱門品種,近年來持續增加的城市消費群體帶來了旺盛的牛肉消費需求以及牛肉品質升級的呼聲。但可以預期的是,肉牛養殖產業正在進入一個超長景氣周期,收益與成本均在提升,潛在風險也在擴大。

          肉牛繁育成本情況

          當前肉牛養殖行業是我國畜牧業發展的熱門品種,近年來持續增加的城市消費群體帶來了旺盛的牛肉消費需求以及牛肉品質升級的呼聲。

          根據中國畜牧獸醫年鑒數據,從2010年到2020年十年間,肉牛養殖的成本及利潤正在同步高速增長,2010年時肉牛散養成本約5000元/頭,利潤約1000元/頭。到2020年時,肉牛散養成本約12500元/頭,增長150%;肉牛散養利潤約4000元/頭,增長300%。肉牛養殖利潤增長幅度高于散養成本增長幅度,可見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但可以預期的是,肉牛養殖產業正在進入一個超長景氣周期,收益與成本均在提升,潛在風險也在擴大。

          圖表1. 2010-2020年肉牛散養總成本及凈利潤變化情況


          肉牛繁育成本構成主要是仔畜、飼料、人工場地等其他成本。2020年西門塔爾或其他優質牛品種繁育成本約5300元/頭,架子牛銷售價格約8000元/頭,每頭牛利潤約2300元/頭。500-550斤架子牛育成到1300斤左右出欄,大概需要一年時間,育肥總成本約14500元/頭,銷售收入約19000元/頭,利潤4500元/頭。肉牛育肥需要占用資金量大,且需要一定專業方能提高肉牛的飼料轉化,另外育肥過程如果肉牛長膘不好,可能會導致肉牛體重輕,膘肥差,影響售價,且較長時間可能出現疫情導致大虧損,育肥一般需要充足資金和技術保障。

          圖表2. 肉牛繁育成本分析



          數據來源:布瑞克農業大數據終端,單位:元/頭,計算西門塔爾或其他優質牛品種繁育成本
          說明:

          1、按照一年一胎牛犢的核算,不考慮母牛的價值變動;

          2、飼養方面4-10月份為放養,偶爾補充草料及精料;

          3、人工及其他攤分費用按照較低水平核算。

          2021年后,架子牛成本飆升至10000-12000元/頭,飼料成本也不斷提高,肉牛養殖成本達到了20000-22000元/頭,肉牛養殖利潤在5000-6000元/頭。當前架子牛價格不斷上漲,肉牛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一旦肉牛價格走低,肉牛養殖將面臨成本收益風險,價值鏈條或將無法順利傳導,最終被迫去產能。

          圖表3. 肉牛養殖育肥成本分析


          數據來源:布瑞克農業大數據終端,單位:元/頭。計算西門塔爾或其他優質牛品種繁育成本。


          數據顯示由于不同省區主要養殖品種存在差異及養殖方式差異,地區牛肉養殖成本存在顯著差異值。
          據《全國農產品成本資料匯編2021》數據,2020年全國散養肉?偝杀緸12641.35元/頭,凈利潤4071.8元/頭。從區域養殖情況來看,2020年,寧夏地區肉牛散養成本最低,山東最高,造成這種地區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地方扶持政策力度不同及肉牛品種不同導致,山東的仔畜成本及精飼成本均遠高于寧夏。從凈利潤來看,河南散養凈利潤5633.09元/頭,較其他地區高。全國平均每頭凈利潤在4071.8元,平均線以上的包括河北、河南及寧夏,新疆凈利潤偏低,每頭僅1125.21元。

          圖表4. 2020年散養肉牛成本收益情況


          數據來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21


          河南、寧夏、陜西養殖品種體重偏小,育肥周期短且放養比例高,成本低,雖然單頭利潤偏低,但毛利潤高。河北主要養殖大體型品種,單頭養殖成本及利潤偏高,山東飼料價格較高,因此利潤低于河北。黑龍江以及黑龍江代表的北部省份,肉牛體型同樣較大,飼料價格較低但養殖周期長,因此整體成本仍處于偏高水平,但與山東河北相比,北部省份均為肉牛調出國且遠離沿海消費市場,肉牛在當地出欄價格明顯偏低。
          新疆肉牛體型大但偏瘦,以放養為主,出肉率偏低,主要供應當地市場。

          圖表5. 2020年散養肉牛每50公斤主產品成本收益情況


          數據來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21


          肉牛產業鏈及利潤分配

          圖表6. 中國肉牛產業鏈


          資料來源:布瑞克咨詢


          肉牛產業鏈主要由飼料供應、育種、育肥、屠宰加工、流通五個部分組成。一般而言產業鏈利潤傾向于集中在產業末端,越接近消費者,產業利潤越高。但這樣的利潤結構對當前肉牛產業發展來說并不合適。

          以2020年的中國肉牛產業鏈為例。在單頭牛的利潤分配中,產業鏈末端的流通零售環節利潤占近40%,育肥利潤占不到30%,屠宰加工利潤占近15%,育種利潤占約13%。

          圖表7. 中國肉牛產業鏈利潤分配


          數據來源:布瑞克農業大數據終端


          零售商在牛肉銷售過程中獲得了最多的利益,銷售環節在整個肉牛產業鏈的利益分配當中有著巨大的優勢。

          屠宰加工企業的綜合成本利潤率看似遠低于零售商,但其優勢仍較為明顯。盡管由于活牛收購價格及其他成本上漲使屠宰加工企業綜合成本收益率處于下降趨勢,但屠宰加工企業加工周期短、資金流轉快、受肉牛價格周期影響較小、生產穩定,較少出現嚴重虧損的情況。

          而對于成本較高、生產周期較長和經營風險較大的肉牛養殖戶來說,這樣的利潤分配方式就顯得非常不合理,嚴重挫傷了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這在牛肉需求持續擴張的狀態下并不明顯,但一旦牛肉消費出現動蕩,市場供應就可能出現極大變化。

          圖表8. 2020年肉牛散養產值構成


          數據來源:布瑞克農業大數據終端


          肉牛養殖戶受上下游雙重擠壓

          當前肉牛養殖當中,對繁育周期影響最大的是肉牛的妊娠周期,長達約40周的孕期決定了肉;局荒軐崿F一年繁育一胎。目前人工養殖能縮短的主要是育肥時長。

          一頭肉牛從配種到出欄的完整繁育周期長達21個月,即便在分為育種育肥兩項業務后,出欄時間也遠長于肉雞、水產等養殖產品,養殖戶承擔了大量養殖成本的同時,一旦市場價格出現明顯變動或者飼料成本大幅變化,就可能承受虧損。

          圖表9. 肉牛繁育周期


          資料來源:布瑞克咨詢


          原因在于當前國內肉牛養殖戶尤其是散戶,受到產業鏈上下游雙重擠壓。上游飼料價格上漲持續抬高養殖成本;架子牛來源受限同時種源繁雜影響育肥效率。下游則依賴屠宰加工商及牛販子收購及外調至牛肉消費地,并有廉價進口凍肉威脅市場價格。
          另外個體養殖戶還不可避免的存在嚴重的市場信息滯后及對市場價格感知的遲鈍。

          圖表10. 美國牛肉利潤分配


          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


          美國肉牛養殖戶也存在類似的情況,自2020年起美國牛肉的零售價格一路走高,但肉牛的農場收購價格卻始終維持較為平緩。2020年4-5月時美國牛肉批發零售價格暴漲但農場收購價格卻沒有明顯上漲,反之在2020年6-8月美國牛肉價格出現明顯下降時,牛肉的農場收購價格卻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小幅下跌。再往后,2021年3月后美國牛肉零售批發價格再度快速上漲,但農場收購價格卻幾乎沒有明顯變化,僅到2021年10月后,農場肉牛收購價格才出現一定上浮。

          自始至終,市場需求旺盛帶來的利潤鮮少傳遞到肉牛養殖戶身上,但肉牛價格下跌時帶來的損失卻能快速傳遞至肉牛養殖戶身上。

          原因在于肉牛養殖戶尤其是個體養殖戶盡管占市場肉牛供應來源的大多數,但對市場信號的反應極為遲鈍,彼此之間也并無明顯聯結,處于充分競爭市場。消費者并不了解零售商背后的牛肉來源,養殖戶缺乏市場定價權。屠宰加工商、經銷商掌握市場渠道,樂于壓價收購。在市場價格上漲時并不會急于提高收購價格,但市場價格下行時卻常常借此壓低農場收購價格,養殖戶苦于定價權的缺失,未能充分獲取到肉牛產品的利潤,卻在市場的擠壓下承擔了養牛帶來的一系列成本以及相當部分牛肉價格下跌時的風險。


          國內肉牛養殖省份未能充分享受利好

          養殖戶收益受擠壓的問題反映到我國時則有了另外一重更嚴峻的問題。
          隨著東部地區城市化的推進,我國肉牛養殖產業逐漸由人力密集型轉向資源密集型。產業整體從河南、山東等人口綿密的中原省份向土地、草場資源豐富的西北、西南省份轉移。

          由于牛肉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省市,而多數肉牛養殖省份并沒有足夠的市場或加工需求,因此相當數量的活牛外調至東部省份進行屠宰加工。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結合上文所述,肉牛養殖省份承受了養牛帶來的環境成本等一系列壓力卻將肉牛屠宰加工零售的高額利潤及就業讓渡給了經濟原本就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省份。長此以往,肉牛養殖帶來的收益并不能充分幫助當地經濟的發展,而當肉牛市場進入飽和后,肉牛養殖省份或還將面臨去產能等一系列風險。


          圖表12. 2020年全國牛出欄分布


          數據來源:中國畜牧業年鑒

          建立地方品牌,養殖經銷大數據一體化

          在肉役兩用牛逐漸讓位于肉牛的情況下,肉牛養殖戶以及肉牛養殖大省想要獲取更高的利潤,除了擴張肉牛的產能、縮短育肥時間,提高肉牛產業附加值以及將利潤、就業留在當地留在自身是各地肉牛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首先,冷鮮冷鏈技術具備堅實的現實意義。隨著冷鮮技術的發展,經過排酸工序后的冷鮮牛肉甚至能獲得比外調屠宰的熱鮮肉更加優質細膩的口感,而冷鏈運輸的推進則很大程度使得保鮮不再成為活牛外調的唯一理由;钆T诋數赝涝缀罄滏溸\輸至消費地具備了充分可行性,這成為了肉牛養殖省份將屠宰加工產業留在本地的技術基礎。

          其次,建立產業大數據平臺,將地方養殖經銷一體化,能夠最大程度保障產業的健康運轉。作為市場牛肉的主要來源,肉牛養殖戶尤其是個體養殖戶天然對市場變化不敏感,這不但使養殖戶容易遭受損失,無法獲取應得的利益,也會導致地區肉牛養殖產能的波動,加劇肉牛價格周期動蕩。建立產業大數據平臺并應用于建設本地屠宰加工及經銷商,實時反饋市場變化,確保養殖戶獲取應得利益,才能形成產業的良性循環。

          再次,推進規;虡I化養殖有助于建立地方品牌。個體養殖戶天然容易處于市場弱勢,缺乏定價權的同時,無法保障肉牛種源。在肉役兩用牛逐漸讓位于品種化肉牛的現下,通過集體企業、鄉鎮企業等方式帶動養殖戶推進規;、商業化養殖肉牛,集中育種。解決肉牛種源問題,從技術層面上降低養殖成本,建立自身屠宰加工體系及經銷渠道,并最終建立地方肉牛品牌,獲取消費者認可。

          另外,提高肉牛品質有助于占據價值鏈頂端。肉牛養殖除了擴張產能外,增加牛肉附加值也是提高利潤的重要方式。中國的高端牛肉等市場主要為澳洲進口分級牛肉所占據,而除了種源外,牛肉等級和飼養有極大的關聯。例如中國進口的澳洲牛肉通常會有標識“谷飼”,谷飼牛肉的脂肪量較高,脂肪均勻分布于肌肉組織里,稱為大理石紋或油花,擁有非常好的賣相。這是從飼養方式角度給牛肉的等級做背書。以澳洲為例,澳洲谷飼牛肉是當草飼牛只達到某種重量或年紀時(一般月齡達到 20 個月或重量達 400 公斤左右),將牛只集中并以高營養谷飼喂養至少 100 天以上。本質上就是在肉牛生長到一定程度后,集中喂養增肥通過延長出欄時間,獲取更好的口感。

           版權所有:布瑞克農業大數據

          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4006042800

          • 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智匯路300號
          • E-mail:service@foidn.com
          好了av第四电影综合站导航